和田剂然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13651136774

順暢溝通·快速反饋
您的位置:HOME>最新資訊>最新資訊

中央空調安裝的八大標準流程

發(fā)布時間:2023-05-04 瀏覽:440次
“三分品質七分安裝”,安裝的質量直接決定后期使用效果。后期很多維保問題實際也和安裝不規(guī)范息息相關,管線安裝混亂、制冷效果差、運行噪音大、送風不均勻等,問題的發(fā)生很有可能是安裝不當引起的,所以在安裝上更加要嚴標準,高要求。

圖片

圖片

1

1、內機安裝:

施工隊進場第一步就是吊裝內機,這里只要注意2個點就可以避免后續(xù)問題。

① 內機離房頂距離不得小于1公分,避免機器運行時與墻頂產生共振。
 ?、?內機吊裝需考慮百分之一的坡度,接冷凝水的一側要稍微低一些,避免冷凝水排不出去。 

標準流程:安裝師傅進場按照圖紙現(xiàn)場再核對(機型,定位圖紙)排水位置,必須就進排水優(yōu)先。再安裝吊碼定位:要求每90-100CM之間必須兩個吊碼,以確保冷凝管道的橫平豎直。必須用厚不銹鋼吊碼:90-100CM之間必須兩個吊碼固定:彩色管卡顏色區(qū)分:氣管,液管,冷凝水管:粘貼警示標簽,為后面工種施工人員更好施工。


圖片

2

2、冷媒銅管的安裝:

安裝完內機即可安裝冷媒銅管,這是中央空調安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① 所有的焊接點應該是銅管與分歧管的連接處進行焊接,不存在銅管與銅管焊接。
 ?、?在焊接過程中必須在銅管內沖入氮氣(充氮焊接工藝),這使銅管內部沒有空氣避免了產生焊接使內壁結炭從而在正式運轉時入壓縮機而產生故障。
 ?、?焊接完成后應該用高壓氮氣進行管內吹灰,保持銅管內清潔。


圖片

3


3、充氮保壓:這是焊接完成后必須對銅管進行的壓力測試,往銅管內充入一定壓力的氮氣進行保壓,一般壓力測試時間為24小時,某公司規(guī)定壓力測試時間至少48小時,一般一個星期;確保銅管絲毫不泄露。

需要特別說明:使用R410冷媒,需保持管內壓力為40公斤。
  氮氣是惰性氣體,膨脹系數(shù)小,幾乎不存在由于熱脹冷縮而產生的壓力變化。如果測試過程中壓力表有下降,則應該檢查冷媒管焊接是否有問題。
  空調銅管是空調冷氣、暖氣輸送的媒介,相當于人的血脈連接。氟系統(tǒng)家用中央空調銅管分為普通銅管和R410A銅管。傳統(tǒng)R22制冷劑空調上使用的銅管為普通銅管,R410A制冷劑空調商使用的銅管為R410A銅管。目前氟系統(tǒng)變頻多聯(lián)式家用中央空調主機多采用R410A冷媒,因此在氟系統(tǒng)多聯(lián)機應用上,R410a銅管最多。
  由于R410A制冷劑產生的壓力是R22制冷劑的1.6倍,這就要求它的銅管密度大、抗壓能力強、銅管潔凈度高而且銅管壁厚均勻, 所以R410a制冷劑的空調系統(tǒng)必須使用專門的R410a銅管。
  在系統(tǒng)安裝上,可以用R410A銅管來代替普通R22銅管,但萬萬不能用普通R22銅管去代替R410A銅管。不是整體工程價格越低就越好。


圖片

4


4、冷凝水管的安裝:冷凝水管從內機接出后至室外或地漏,至少保持>1%的坡度。質量較高的安裝則是從室內機接出后,就近落地,最后會同其他冷凝水管一起接出室外或地漏。

嚴格要求必須在每一套冷凝水管上標準位置安裝透氣口,避免排水管道沒有空氣壓力,確保排水順暢。



圖片

5


5、安裝室外機:做到外機風扇出風口必須在50公分內無遮擋物,所有落地腳必須安裝減震墊,保證外機運轉正常。



圖片

6


6、抽真空:外機安裝完畢后在充填冷媒前需要對冷媒管進行抽真空,把管內的空氣抽出,保持管內干燥、無水分,否則空氣和水會與冷媒混合產生冰晶,嚴重的會造成設備損壞。



圖片

7

7、充注冷媒:指定專用冷媒上述工作完成后,則可以開啟冷媒閥,釋放出外機內自帶的冷媒,開機測試并檢測壓力,適當進行補充,直至調試完成,達到理想工作狀態(tài)后即可。



圖片

8


8、風口測量安裝:建議用ABS材質做導風口,減少冷凝水結露
  回風口:家庭中央空調通常將回風口與檢修口安裝在一起,風口尺寸必須與內機回風口吻合,不能出現(xiàn)錯位情況,這樣才可以達到最佳回風量;并保證有足夠的維修空間。
  出風口:出風口一定不能裝在燈帶附近(理由:如果出風口前有燈帶,會造成空調在制熱時遮擋出風,而熱空氣是往上的,使得熱空氣滯留房間的上部,從而整個活動空間感覺熱量不足,需很長時間才能有熱感覺。



返回列表

預約整裝設計方案服務

*已有【800+】人成功預約

Copyright ? 2018-2020 PbootCMS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微信
請?zhí)砑游⑿抛稍?丨 13651136774
預約設計